一文弄懂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
点击次数:765 更新时间:2021-08-20
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激励源,能够输出各种频率、不同幅值的标准信号,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电学参量的测量,例如:振幅特性、频率特性以及传输特性等。
在测试、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,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,如测量频率响应、噪声系数,为电压表定度等,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,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。
信号发生器结构:
1、内部带有扫频输出功能:
是指发生器具有从低频开始到高频(或反之)自动变化的功能即完成100Hz——20KHZ中间所有频率的低到高或高到低的变化过程,而这一次过程的时间为5秒。
2、带有外部扫频控制输入接口:
是指发生器所输出的频率可以由外部进行控制(有外部控制接口),外部控制频率变化的电压是0-5V,控制电流小于1mA。当外部控制电压在0-5V变化时,发生器可以输出可以在100HZ到20KHZ之间变化。
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频率为20Hz~200kHz的正弦信号(低频),除具有电压输出外,有的还有功率输出。
所以用途十分广泛,可用于测试或检修各种电子仪器设备中的低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、增益、通频带,也可用作高频信号的外调制信号源。另外,在校准电子电压表时,它可提供交流信号电压。